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1℃时,乙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
| B.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
| C.将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
|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都有晶体析出 |
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硅是一种金属 |
| B.“干水”与“干冰”成分相同 |
| C.“干水”是纯净物 |
| D.可以使用“干水”诱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
高温加热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现高温加热10g碳酸钙,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此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 A.4.4克 | B.2克 | C.2.4克 | D.4克 |
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硝酸铵 | B.食盐 | C.生石灰 | D.蔗糖 |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图1图2
| A.图1中的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
|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
|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
|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