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共12分)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李看到红色固体全部变黑了,认为产物就是单质铁,但小王提出了质疑:还有可能生成其它物质。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固体成分,小王查到下列资料:
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该化合物中铁有+2、+3两种化合价),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②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发生反应而溶解。
根据上述信息,小王又设计了两个实验。
①将黑色固体研磨后,取少量加入_______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溶液未变黄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用磁铁吸引余下黑色固体,实验后即可对黑色固体成分进行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科普短文

稀土材料

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的钪(Se)、钇(Y)以及铜系元素。这些元素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外形像泥土,而且又稀少,因而人们喜欢称它们为"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若与其他元素结合,便可组成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新型材料,且性能会有较大提高,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稀土元素的镧(La)、铈(Ce)、镨(Pr)、钕(N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稀土元素的化合物还是生产特种玻璃和陶瓷的重要原料。如将三氧化二铈(Ce 2O 3)加入玻璃中,可制成低散射、高折射的光学玻璃,用于生产精密的光学器材。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中可得出,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   

(2)铈元素的质子数是   

(3)三氧化二铈(Ce 2O 3)中Ce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4)三氧化二铈(Ce 2O 3)的用途是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分别称量下列两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a.大理石和稀盐酸 b.NaOH溶液和Na 2SO 4溶液

(2)在足量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一。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 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观示意图如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A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②C分子中原子的质量比N:O=   

③该反应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   

④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填标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A.

Na、Cl

B.

C、Be

C.

F、Cl

D.

Cl、Ar

(2)由第7号元素和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4)钠、氯、氧三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4的化合物,则此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

NO和O 2

B.

CO和N 2

C.

SO 2和CO 2

D.

NH 4 +和H 2O

(1)图1装置中既能制O 2又能制CO 2的是   (填序号).

请写出实验室用你所选装置制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制O 2  

制CO 2  

(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来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2,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3)将制得的CO 2通入到盛有NaHCO 3溶液的装置⑥中,目的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六种物质,"﹣"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黑色固体,C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1)C的化学式    

(2)A物质是   

(3)写出E→F任意一个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