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探究学习过程中,经常要应用“问题——假设——检验——结论”的方法,在方法论上称为“假设——检验”认知模式。如下图:
(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的假设是 : ,检验的方法是: 。
(2)“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的假设是: ,检验时应用的原理是: 。
(3)“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的假设是: ,检验后得出的结论是: 。
下图是菜豆种子和幼苗模式图,请回答:
(1)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它由 (填代号)构成。
(2)菜豆种子含有的营养物质贮藏在 中。
(3)2将来发育成幼苗的 ;B是由种子的〔1〕 发育而成的,C由种子的 直接发育而成。
传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被汉王刘邦逼得走投无路,退至乌江,准备东渡。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由蚂蚁围成的大字“项羽自刎乌江”。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拔剑自刎。其实“项羽自刎乌江”几个字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成的,招来许多蚂蚁。项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
(1)蚂蚁能围成大字并非天意,是因为蚂蚁喜欢蜜糖,蚂蚁喜欢蜜糖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行为,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属于 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
(2)蚂蚁群体有明确的分工,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行为,当一只工蚁发现食物时,会与其它蚂蚁碰撞触角来进行交流,招呼同伴一起把食物搬回蚁巢。蚂蚁进行交流的信息是 。(填“动物”或“气味”)
观察下图A和B,回答问题
(1)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一块骨骼是一个 (填“组织”或“器官”)。
(2)图中①是 肌,②是 肌。
(3)当手臂处于 (填“A”或“B”)状态时,①处于收缩状态,②处于舒张状态。
(4)当骨骼肌受到了 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绕着 转动。
随着赠台湾大熊猫团团和园园入住台北市立动物园,标志着两岸同胞即将进入团圆的新时代,随行的17棵珙桐树苗也在台北安家,同时大陆也接受了台湾同胞回赠的长鬃山羊和台湾梅花鹿。
(1)分类学上,将大熊猫、长鬃山羊和台湾梅花鹿归类为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都具有共同特征:心脏 腔、体温 ;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 。
(2)大熊猫与长鬃山羊同纲不同目,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同目不同科,三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 与 。
(3)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的珙桐属于祼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相比,种子外面没有 (填“种皮”或“果皮”)包被。
图①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②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 ,⑦属于 。
(2)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和 ,前者包括〔5〕 和〔 6〕花丝两部分,后者包括〔 1〕柱头,〔2〕花柱和 三部分。传粉是指来自〔 5 〕 的花粉落到〔 1〕 柱头的过程,受精发生在〔〕 。
(3)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⑦的是由图①中的〔〕 发育来的;结构⑧是由图①中的〔〕 发育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