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
2012年10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庆祝。这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习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谈及文学创作时,莫言表示,中国作家要找到、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民族文化的根源里挖掘创作的冲动。这意味着
A.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 B.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
C.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其次是世界的 | D.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
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 |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表明
A.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 B.文化塑造着人 |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