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年春季,源自墨西哥的甲型H1Nl流感疫情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截止北京时间6月16日23时,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共有2908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请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型H1Nl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浑身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会感染肺炎、呼吸衰竭及健康状况恶化甚至死亡。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敏感,患者在发热48小时内服用,效果十分显著,36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
材料二: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进行防控和预防:①加强口岸检验检疫,对来自疫区的旅客进行体温检测;②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③严格对航空器进行消毒,及时做好医护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的的防控工作;④迅速投入甲型流感疫苗的生产工作;⑤加强锻炼,搞好个人卫生。
材料三:以下为我国自5月11日发现第一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来,确诊病例和分布区域的发展情况统计折线图:

(1)出现流感疫情的地区,口罩成为当地的时尚用品,根据你了解的知识,判断甲型H1Nl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如果没有奥司他韦,请分析是否可以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2)我们针对该病采取的预防措施中,②属于               ,①③属于            ,④⑤属于                    
(3)从材料三可知,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是                              
(4)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于人体后,刺激体内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不搅拌。
将3支试管都放入37摄氏度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颜色的变化。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1、2两号试管可形成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其中实验组是 号试管;2、3两号试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2)结果发现,1号试管不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 。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变成 色。
(3)设计3号试管的目的是证明什么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A.咀嚼 B.唾液 C.温度 D. PH

(4)由此可知,淀粉在人消化道的 部位就开始被消化。但消化淀粉的主要场所是 ,并最终被分解成
(5)口腔内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属于消化 。(选填:物理性或化学性)

医生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下图为该反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2)用橡皮槌叩击[①]处,若小腿弹起,说明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完整,[①] 、 [②] 传入神经、[③] 、[④]传出神经、[⑤] 功能健全;从反射类型看,该反射属 反射。
(3)正常人测试时若刻意控制,也可不使小腿弹起。此时,该反射属 反射,神经中枢除脊髓外,还有 皮层的参与。

下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 ]___ ___、[④]肾小囊和[]___ ___三部分构成的;
(2)写出图中a.b两处箭头所示的生理过程:a __ ___ ,b__ __;
(3)从图中结构⑤中流出的液体是__ ____。
(4)如果尿检中发现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则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___ _____。

下图是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示意图(图中7表示肺泡,8表示组织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心脏的A与C、B与D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 __ ___
(2)在血管1,2,3,4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2和__________(填数字)。
(3)图中(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 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4)图中(8)内的气体同(5)内血液的气体交换结果使血液由_________血变成了________血。

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可发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血液成分中还有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的________。血细胞中,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是______,其中主要运输氧气的是细胞中的________;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______;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的是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