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3-二甲基-1-丁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3,3-二甲基丁烷。 |
| B.工业生产中用乙醇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乙醇钠,故乙醇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 C.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被吸收的太阳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化学能,物质中的化学能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光能或电能。 |
| 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波尔、阿伏伽德罗和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Fe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Fe(NO3)3、Fe2(SO4)3、NO2、N2O4、NO和H2O,当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6 | B.1∶7 | C.2∶11 | D.16∶25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和体积相同的FeBr2、FeI2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氯气后都首先发生置换反应 |
| B.XCl3的溶液能与铜片发生反应,则铜的金属性一定比X强 |
| C.非金属X能将Fe氧化到+3价,但非金属Y不能,则Y的氧化性一定比X强 |
| D.Cl2和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
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 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 |
| B.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 |
| C.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
| D.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①的现象 |
![]() |
|
| A |
淀粉KI溶液 |
浓硝酸 |
无明显变化 |
|
| B |
酚酞溶液 |
浓盐酸 |
无明显变化 |
|
| C |
AlCl3溶液 |
浓氨水 |
有白色沉淀 |
|
| D |
湿润红纸条 |
饱和氯水 |
红纸条褪色 |
下列关于应用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
| 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H2 |
| 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出热量 |
| C.利用丙装置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K2CO3 |
| 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