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欧洲的自然地理特点,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世界最低 |
B.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限制,无长河。 |
C.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
D.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曲折的峡湾海岸 |
图5为“东京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为
A.扇形模式 | B.同心圆模式 |
C.多核心模式 | D.星状环形模式 |
该城市中心区为皇宫,其形成因素为
A.经济 | B.自然条件 |
C.历史 | D.交通运输 |
图4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0-11题。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郊区劳动力素质高 |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
C.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
D.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
图中大型商场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近工业区 | B.近居民区 | C.交通便利 | D.客流量大 |
图3为“我国某沿海城市50米高度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毫克/立方米)。读图回答8-9题。目前,该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针对图示中该城市出现的这一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限制城市汽车数量 |
B.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
C.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
D.发展卫星城市,开发新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6-7题。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
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
读图2,完成4~5题。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出现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B.逆城市化现象 |
C.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 D.生物多样性增多 |
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