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最高点与C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2)A处地形是 ,B处地形是 。
(3)图中支流①②③中画错一条是 ,判断理由 。
(4)若G处高80米,气温10℃,则图示区域最高点气温为 ℃。
(5)若从E、F、G三处选一处修建水库,就地形来说,选择最理想的坝址并说明理由。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
(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A.100m≤H<300m | B.100m≤H<200m |
C.200m≤H<300m | D.100m<H≤300m |
(4)若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山顶。
(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支流。
(6)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 ,原因是 。
(7)该区域的最高点海拔约在米以上。
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某地各类项目 |
1956年 |
1975年 |
森林覆盖率 |
30% |
8% |
耕地面积 |
3.3万公顷 |
4.7万公顷 |
近三年平均降水量 |
850mm |
680mm |
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 |
23℃ |
30℃ |
河流含沙量 |
2% |
12% |
当年水旱灾害次数 |
0 |
3 |
粮食总产量 |
1.0亿 |
0.875亿 |
(1)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其原因是。
。
(2)该地水旱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3)根据上表,结合地理知识,把①土壤肥力下降;②暴雨增多;③进一步毁林开荒;④洪水灾害增多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空格,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自然村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自然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该自然村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约1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8℃;人口密度约550人/平方千米。
(1)该自然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甲、乙、丙、丁四处中,一般情况下商店比较集中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下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完成下列要求。
(1)用连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商业区 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绿地 D
(2)用连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①
污水处理厂②
重型机器厂③
印刷厂④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区。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人口迁移,是___ _ 国家历史上和____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_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_______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农业________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________有积极作用。
(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_______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____ ____造成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