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宝钗便借机欣赏了通灵宝玉。巧的是,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宝钗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正好成为一对儿,这也是所谓的“金玉良缘”。(《红楼梦》) |
B.出身贫苦的堂·克洛德·孚罗洛是一位严厉的阴沉的副主教。他蛰居斗室,只热衷于神学,在遇见爱斯梅拉达以前,他回避一切世俗的欢乐与享受。他声名远播,甚至得到了国王的信任与召见。(《巴黎圣母院》) |
C.觉慧在梅林里碰见了奉太太之命前来摘梅花的鸣凤,觉慧帮她折梅花,还真诚地告诉鸣凤,将来一定要娶她。鸣凤连忙打断了觉慧的话,并凄然地说,她害怕梦做得太好了不会长久。(《家》) |
D.葛朗台家的常客是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德·格拉桑一家。这两家人上葛朗台家来目的是为了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老奸巨猾的葛朗台对此心知肚明,他将计就计,利用女儿作为钓饵来“钓鱼”,以便从两边捞到好处。(《欧也妮·葛朗台》) |
E.堂吉诃德为他的第一次出游做足了准备。他想起古时候骑士外出历险时都有个侍从跟着,于是就极力游说一个头脑机灵的穷苦农民桑丘·潘沙担任这个职务;桑丘被“海岛总督”锦绣前程迷住了心窍,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堂吉诃德》)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因厚赂单于
C.①顾召赵御史书日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
D.①见犯乃死,重负国②信义安所见乎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B.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
C.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D.多于南亩之农夫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②亦与他处不同 |
B.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②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
C.①汝殁以六月二日②且硕茂,早实以蕃 |
D.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径须沽取对君酌 | B.莫春者,春服既成 |
C.渌水荡漾清猿啼![]() |
D.善刀而藏之 |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乙)”、韩翃的《秋斋》:“(丙)”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明代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丁)”,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
把下列诗句还原在上文甲乙丙丁四处。
A.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 |
B.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
C.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 |
D.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甲乙丙丁(只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