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受热升华,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试管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两试管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下列说法正确的
A.固态碘受热后,碘的内能增加,碘分子热运动减慢 |
B.碘升华是从液态变气态 |
C.给碘加热的过程利用了热传递 |
D.更合理反映碘升华的是实验甲 |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
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
中学生的大姆指指甲面积约为
A.1mm2 | B.1cm2 | C.1dm2 | D.1m2 |
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
A.传播速度 | B.传播能量 | C.振动幅度 | D.振动频率 |
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
A.音色 | B.音调 | C.响度 | D.频率 |
一个灯泡的铭牌上标着“PZ220──100”,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1,后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2=48.4欧,发现R2比R1大10倍以上,这是由于()
A.前一次测得的阻值必定是错的 |
B.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是错的 |
C.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属于这种导体 |
D.不论什么导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