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该植物在29℃时生长的最快,在27℃和30℃时将不表现为生长现象
B.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都是1 mg/h
C.27℃、28℃和29℃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D.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四个温度中都是29℃
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年) |
1920 |
1925 |
1930 |
1935 |
1940 |
1945 |
1950 |
数量(百只) |
130 |
200 |
398 |
990 |
1350 |
1290 |
1190 |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A.1925年~1930年 | B.1930年~1935 |
C.1940年~1945年 | D.1945年~1950年 |
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源 |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
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A.初生演替 | B.生物入侵 | C.生物进化 | D.种间竟争 |
右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绿藻上升 | B.白鲢下降 |
C.水溞下降 | D.乌鱼上升 |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