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二分日,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读图,“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回答27--28题。
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
| A.阴山 | B.秦岭 |
| C.南岭 | D.天山 |
该山地气温最低处位于( )
| A.北坡海拔200—500米 |
| B.北坡海拔500一l500米 |
| C.南坡海拔200—500米 |
| D.南坡海拔500—1500米 |
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25~26题。
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
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③水流速度
④纬度位置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松花江防汛部门,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采取的合理手段是()
| 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 |
| 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 |
| C.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 |
| D.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 |
读下面两区域图,完成23~24题。
图中M、N是世界著名河流,两河共同的特征是 ( )
|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
| B.下游补给量大 |
| C.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 D.支流少 |
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
|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
该图是世界某一地理事物分布地图(图中面积大小表示该地理事物数量的多少),读图完成21~22题。
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总量 | B.年蒸发总量 |
| C.水资源蕴藏量 | D.石油蕴藏量 |
影响该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地质条件 | D.经济水平 |
图中,M与N之间、E与F之间是海区,N地附近有著名的河口三角洲.M、E、F的附近都有港口和东西向铁路。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9~20题:
图中N地附近的河口三角洲是()
| A.海河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 | C.珠江三角洲 | D.黄河三角洲 |
连接M港口的铁路有()
①京沪线②京哈线③陇海线④大秦线⑤京秦线 ⑥胶济线
| A.②④⑤ | B.①④⑤ | C.②③④⑥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