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问题。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
B.钢铁工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下降 |
C.园艺业比重增大 |
D.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
B.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
C.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
D.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炼铁 |
下图为沿回归线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与图中⑤地气候成因无关的是
A.地形 | B.东北信风 |
C.暖流 | D.东南信风 |
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
B.⑤地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 |
C.④地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北部的平原地区 |
D.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
图中剖面线没有穿过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 | B.美洲板块 |
C.亚欧板块 | D.印度洋板块 |
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上升或气候剧变的影响,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即河流阶地。下图为渭河南岸河流阶地的素描图(Tl至T5为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流阶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河流阶地按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Tl、T2、T3、T4、T5 | B.T5、T4、T3、T2、T1 |
C.Tl、T5、T4、T2、T3 | D.T3、T4、T1、T5、T2 |
与图中河流阶地形成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包括
①地壳的水平运动 ②秦岭山地的抬升 ③流水下蚀作用 ④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表示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势高低与沉积物空间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4个方格,每个方格中
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地势高度和沉积物厚度(1-v4表示地势从最低到最高或沉积物厚
度由最薄到最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地区冲积物
A.最有可能为冰川沉积物 |
B.由岩石风化作用而形成 |
C.由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 |
D.由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 |
该地貌类型分布最典型地区是
A.黄河三角洲东部 | B.江汉平原中部 |
C.内蒙古高原北部 | D.华北平原西侧 |
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沫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 869. 8米。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右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
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
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
D沉积作用、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B“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
C.“天眼石”是侵人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
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经纬网图,B和C在同一日界线上,阴影部分为黑夜,且此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若AB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在300和600之间,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A.100N, 450W | B.1006,30 0W |
C.150N, 750E | D.150N, 500E |
若此时一架军机以每小时4400千米的速度从A地飞向位于正北方向400N的D地,降落在D地机场时,太阳刚好也降落在地平线上。则此日D地的昼长为
A.12小时 | B.3小时 |
C.14小时 | D.15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