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景物,显得鲜明生动。 |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
就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这首诗运用了反衬手法表现环境的“清”,请简要说明。
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千 秋 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千 秋 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古诗词阅读: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首词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说说“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中用的好的字词,赏析好在哪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红军怎样的情感?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
D.这首诗的诗意明朗而又单纯,没有太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