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单独创立的
C.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A.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B.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C.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D.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的《人民日报》曾出现过这样一些报道,“麻城建国一社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这些报道反映出:()

A.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B.“大跃进”时期浮夸风严重
C.农业发展水平空前绝后
D.农业合作化成果显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