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调整后,蜡烛在图上位置固定不动,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
(2)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图1中被测物体A的长度是 cm;图2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图3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
六一儿童节前夕,小明妹妹所在的幼儿园将要举办“亲子滑草”比赛比赛须知如图甲所示。如何赢得比赛呢?小明邀请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专题项目研究,并制定参赛方案。
(1)通过对“比赛须知”的分析可知,要取得胜利,关键是从草坡上滑到坡底所用时间要短。同学们提出两个观点:
①体重越大,用时越短;
②斜坡越陡,用时越短。
针对以上两个观点,大家讨论:需用木块和木板搭建斜面,如图乙所示;除用大块橡皮泥改变物重;下滑的物体是选“小车”还是“木块”呢?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除用停表测时间外,同学们还可以借鉴“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的器材_____,便于更准确测量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
(3)请你从上述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步骤,并陈述你对参赛方案的建议。
答案一:选择“斜坡越陡,用时越短”的观点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选择“体重越大,用时越短”的观点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暑假,小明和同学们到灵石红崖大峡谷旅游。导游介绍说,峡谷泉水富含矿物质,密度比普通水大很多。小明装回一瓶泉水,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实验,测量泉水的密度并与普通水进行比较。
(1)把天平放到_____,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 ;
②将适量泉水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 ;
③将烧杯中的泉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 ;
④泉水的密度表达式 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你认为这样测出的泉水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其他小组的同学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泉水和普通水,分别测出它们的_____,这也能判断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_____ 。
(4)继续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描点作出图象。分析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2.5 |
3 |
电流I/A |
0.2 |
0.3 |
0.38 |
0.5 |
0.6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_____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 完全相同的蜡烛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 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