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客家人与柏树  (10分)
①客家人很喜爱柏树,客家人的居住环境离不开柏树。只要留意, 不难发现, 凡是客家人居住的村庄,及村庄周边的庙宇、社坛、寺庙、祖祠必有虬干曲枝的参天柏树。据说,我们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南迁时, 携带之物除了公鸡、母鸡之外, 还捎带了各类树种、树苗, 树种、树苗中便有柏树。
②客家人很喜爱柏树, 客家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柏树。客家人常爱把“柏”与“百”相联系。只要留意, 但凡客家人操办的红白喜事, 许多对联都与“柏”(百)有关。如:祝寿的就有“柏翠松苍,人寿年丰”、“柏节松心宜晚翠,童颜鹤发胜当年”、“童颜鹤发寿星体,松姿柏态古稀年”、过年的就有“岁寒松柏茂,春暖杏花红”、结婚的就有“松柏常青,百年好合”、造新屋乔迁新宅的就有“凤舞鸾飞龙吟虎啸,竹苞柏茂枝秀兰芬”、纪念或悼念先人或革命烈士的就有“松柏长春, 永垂不朽”、“一生献忠心南山松柏常苍翠, 九天含笑意故园桃李又芳菲”……至于有关“柏”(百)的诗词、文章、歌曲、书籍就更加不胜枚举了。
③客家人很喜爱柏树, 客家人的乡土民俗离不开柏树。客家人向来崇尚真、善、美, 而柏树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客家人总是希望总能有“五星” (指福星、禄星、寿星、吉星、喜星) 相照相伴, 而这“五星” 都分别寄托在北斗、蟠桃、仙鹤、松树、柏树、瑶池、南岳(南山)、椿萱、芝兰、桂兰、青鸟等等的身上。这其中的柏树, 也就有了长命百岁、百年归老、百子千孙、白头到老、百年好合、百病消除等多种含意。因此,客家人的迎亲嫁娶、乔迁志喜、庆贺寿诞、摆满月酒、逢年过节甚至办丧事都要折一些柏枝柏叶挂在门楣上, 以示吉利。有的客家乡村至今还保留、沿袭着除夕晚用柏叶煮水洗澡的传统, 谓之洗涤旧年秽气, 也有用柏水沐浴能益寿延年之说。
④客家人很喜爱柏树, 尤喜爱柏树的精神与风格。柏树是四季常青的乔木, 木材质地坚硬, 是建筑的上好材料。用柏树锯糠制成的卫生香, 格外芬芳, 令人心旷神怡。柏树生长在村庄里、寺庙旁、高山上, 不怕骄阳酷暑,不怕严霜寒雪,不怕狂风暴雨, 不怕雷鸣电闪,无忧无虑地顽强生长, 潇潇洒洒地活上百年、千年……客家人爱的就是柏树无私奉献的精神与顽强不屈的风格。
选文从哪些方面谈客家人对柏树的喜爱?
请对本文第四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提出一个语文方面的有探究性的问题并作
简要回答。(提示:只能提一个问题,如果提出两个问题,则只评改第一个问题)
问题: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
结合文段内容,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传说,体现了客家人对柏树的喜爱。
B.“一生献忠心南山松柏常苍翠, 九天含笑意故园桃李又芳菲”这副对联可用于纪念或悼念革命先烈。
C.客家乡村至今都保留着除夕晚用柏叶煮水洗澡的传统,谓之洗涤旧年秽气。
D.选文的每一自然段都以“客家人很喜爱柏树”开头,这样能使文章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朱自清《春》节选)
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改成“长”行吗?为什么?
本文对春天的描写,就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请你概括第④⑤段为“图”和
图”。
第⑤段的描写非常全面而立体,分别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像油菜花儿一朵朵开
自大学毕业后一头扎入繁华都市,我每天都在睁大双眼寻找一切所谓的机遇——能迅速改变命运,让我的生活变得如焰火般眩目的机会。做销售、开店、炒期货、炒股,我都风风火火地一一尝试,带着无限激情在里面燃烧,可到最后都似一场烟花,灰飞烟灭,只留下一地失落。
去年冬天,我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湘中乡下老家,整日沉默无语,靠在二楼的竹椅上茫然环顾落寞的山村,凝视着家门前那片灰蒙蒙裸露着贫瘠的山田,一点点濒临绝望。
长我六岁的大哥因为车祸落下残疾也回到了家,父亲暗地里叮嘱我安慰大哥,我却只顾一个人流泪,倒是大哥微笑着劝慰我:慢慢来,会好起来的。
大哥回来后的第二天便拖着行动不便的身子下到了门前山田里,手里拿着父亲的锄头。他弯下腰开始一下一下地整理,挖出杂草茎,拾起杂乱繁多的枯草,一小块一小块地修理平整,然后凿出规整的一个个小坑……他偶尔会抬起头来看看坐在阳台上一脸茫然地我,像小时候那样微笑着朝我吹口哨:《水手》。村上的人都疑惑地看着大哥,山田太贫瘠,乡亲们早就放弃了,一丘丘山田荒芜已多年,大家几乎都靠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大哥一直在田里独自忙碌,枯草恣肆的梯田一日日在他手下铺展出细腻的泥土,无数规整的小坑一眼看上去竟然蔚为壮观。
半个月后,大哥一瘸一瘸蹒跚到镇上农种站扛回来一大袋油菜籽种。一个坑一个坑地施上肥,然后小心翼翼地洒进种子,盖上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山田在大哥脚下一点点发生着变化,我的心情居然一丝丝开始舒缓出喜悦。播完种子的那天晚上,大哥一定要和我喝一杯父亲酿的谷酒,干杯时他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一锄一锄地凿。一点一点地洒,一直坚持,就会灿烂。我一口干完了那杯酒,和大哥一起等待。
几天后,山田里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灰色的山村开始散发勃勃生机。本还是隆冬,我们却提前看到了春天。油菜苗在我的眼皮底下一点点浓绿茂盛,我的眉毛逐渐舒展,莫名地心悦。
春节的时候,有菜商无意中看到了这一丘丘油菜,一定要花钱向大哥购买,说是油菜秧和油菜苔在城里都卖得很火,他正愁没有货源。大哥考虑再三同意采摘一些卖掉,但只能选择性地从中抽掉一部分,因为要让我看到灿烂!出乎意料的是,卖掉的那部分油菜,居然换来了一万五千多元的现金,大哥拿这钱给我买了相机和笔记本电脑,他坚信我会用得着这些。
三月,油菜花一朵朵盛开来,金黄金黄,漫山遍野烂漫、铺展,形成力量强大的花潮,涌动着一浪浪芳香和喜悦。大哥和我穿梭于花海里,坐在花丛中相视而笑。他拍下好多油菜花,让我的电脑桌面一片灿烂。这片灿烂,在四月初被我自信地拎进城。
“一锄一锄地凿,一点一点地洒,一直坚持,就会灿烂。”是的,一点一点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坚持,人生之花,就会如油菜花儿一朵朵绽放,灿烂如锦,强大如潮。
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1)根据上下文赏析下面文字。
带着无限激情在里面燃烧,可到最后都似一场烟花,灰飞烟灭,只留下一地失落。
(2)谈谈加点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枯草恣肆的梯田一日日在他手下铺展出细腻的泥土,无数规整的小坑一眼看上去竟然蔚为壮观
理解“因为要让我看到灿烂”中“灿烂”一词的含义。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举一例简要说明。
干杯时大哥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一锄一锄地凿,一点一点地洒,一直坚持,就会灿烂。”请结合上下文,体会大哥说这句话的用意,并说说大哥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芦花下面的二菱会想些什么呢?请写出二菱内心的感受。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A)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B)“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
(A)出自《》,作者是
(B)出自《》,作者是
选段(A)的莎莉文老师与选段(B)的“先生”在教育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教育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那一年我到外面走了走
(1)那一年我21岁,正是精力旺盛热情泛滥的年纪。当时我在一个大山脚下的乡村小学教书,整天和一群灰头土脸又调皮捣蛋的孩子打交道。那一年,因为失恋,我的心灵接连遭受了两次打击,对这些乡村孩子,对教书,突然失去了兴趣。我把学生“放了羊”,一个人到山上去坐,一坐半天,长久的出神。
(2)我突然觉得,人与人之间,那种叫“爱”的情感,是非常单薄、虚假、似有又无的东西。活着,成了最没意思的事情。
(3)那年暑假,我简单的准备了一下,想到外面走走,散散心。去哪儿?不知道,走到哪儿算哪儿吧。
(4)家中,父母早早地把好吃的准备好,因为他们的儿子要回来过暑假了。开始几天,他们以为我在学校给学生补课,可10天过去,他们的儿子还未回来,就开始不放心。父亲说去学校看看,就骑车30里到那个乡村小学找我。没找到,他便打听,有人告诉他我一放假就收拾东西走了,不知道去哪儿了。父亲的心悬起来,他回家把这一情况告诉母亲,母亲的心也悬起来。
(5)第二天,年迈的父亲出征了。把一个县内我所有的同学的家都找过了,没有打听到我的下落。父亲在毒日头下骑着车,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找。他遇到我的同学就问,眼圈儿红着,声音哑着。风尘仆仆的父亲,一连找了十多天,嘴唇上起满水泡,后来嗓子也哑了。
(6)一日大雨,把途中的父亲浇成了落汤鸡。他想找个避雨的地方,没有。父亲就想索性快骑早点到家,可车胎偏偏这时候“放炮”了。又累又急的父亲只好冒雨推车赶路。到家时,他连上炕的力气都没有了。
(7)那些天里,我的母亲常做噩梦,梦见我走进黑店,被人杀害,把我的肉做馅儿包了包子。我坐在一个一个小包子里喊着母亲。醒来,母亲就把父亲推醒,让他快去救我……
(8)父亲得不到我的任何消息,母亲夜夜梦见我遭遇不幸,夜夜哭喊。本来不迷信的父母由不得迷信起来。他们请来一个算命先生,先生是个瞎子,用手掐着,掐着,说:你们的儿子现在在东北方向40里左右,快去找吧。
(9)父亲闻言大喜,骑车直奔东北方向40里赶去。赶到那里,父亲一下傻了。那里是个大水库,蓝绿的水面在微风中轻轻抖动。父亲围着水库转了一圈儿,又转了一圈儿,他试图找到我留在岸边的“遗物”,但什么也没找到。
(10)父亲一屁股坐在地上。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吃力地站起来,再往回骑车时就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
(11)40天后,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回来了。我心中的郁结的一切不快和痛苦都抛给了外面的世界。
(12)走进家门,母亲见了我,像不认识似的愣了片刻,接着便跌跌撞撞地扑了过来。
(13)父亲操一根棍子在手,喝一声:“杂种!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一脸怒气地冲过来。
(14)父亲手中挥舞的棍子,悬在我的头上,没有打下来,片刻,那只胳膊缓缓地、缓缓地,像电影里的慢镜头落下来。猛地,父亲用粗大的手掌把我的脑袋搂在他的怀里,一边哀哀地哭一边地说:“儿子,你可回来啦!”
(15)这时我才发现母亲的脸上布满皱纹,憔悴不堪。父亲简直老了20岁,让我不敢认了。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
结合上下文,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或短语的含义,分析其表达效果。

(1)父亲一根棍子在手,喝一声:“杂种!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一脸怒气地冲过来

(2)父亲的心起来,他回家把这一情况告诉母亲,母亲的心也起来。。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


文章以第几人称来叙述故事?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