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化学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Zn+Cu2+==Zn2++Cu,该化学电池的组成可能为( )
|
A |
B |
C |
D |
正极 |
Cu |
Mg |
Zn |
Fe |
负极 |
Zn |
Zn |
Cu |
Zn |
电解质溶液 |
H2SO4 |
CuSO4 |
ZnCl2 |
CuCl2 |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
①H2O②NH3③Cl-④SCN-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 轨道和
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
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 B.HCl | C.Cl2 | D.F2 |
相同温度下,容积相同的甲、乙、丙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SO2(g)+O2(g)2SO3(g);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
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SO2 |
O2 |
SO3 |
Ar |
||
甲 |
2 |
1 |
0 |
0 |
放出热量:Q1 |
乙 |
1.8 |
0.9 |
0.2 |
0 |
放出热量:Q2 |
丙 |
1.8 |
0.9 |
0.2 |
0.1 |
放出热量![]()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1=Q2=Q3="197" kJ |
B.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SO2的体积分数最大 |
C.甲、乙、丙3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
D.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SO3(s)的反应热为△H1,则△H1<-197 kJ·mol-1 |
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表。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
B.工业上用电解M和T组成的化合物来制备M |
C.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T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
D.J、M、R、T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TO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
B.可利用反应2CO=2C+O2(![]() ![]() |
C.若弱酸HA的酸性强于弱酸HB,则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 |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可将混合物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