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B.该反应一定有能量转化成了化学能 |
C.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
D.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
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形不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pH随加酸体积的变化 |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 |
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0.1 mol·L-1草酸溶液混合,n(Mn2+) 随时间的变化 |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 H2(g) →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下列离子或分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选项 |
离子 |
要求 |
A |
K+、NO3-、Cl-、HS- |
c(K+)<c(Cl-) |
B |
Fe3+、NO3-、SO32-、Cl- |
逐滴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产生 |
C |
Na+、HCO3-、Mg2+、SO42- |
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
D |
NH4+、Al3+、SO42-、CH3COOH |
滴加NaOH浓溶液立即有气体产生 |
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
B.阳极区pH增大 |
C.图中的b>a |
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
B.图2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
C.图3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
D.图4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
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可表示为PbO·Pb2O3 |
B.CaC2能水解:CaC2+2H2O= Ca(OH)2 +C2H2↑, 则Al4C3也能水解:Al4C3+12H2O =4A1(OH)3 +3CH4↑ |
C.O2与Cu加热生成CuO,则S与Cu加热生成CuS |
D.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