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土地。读图回答问题。

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高约120多米,黄土覆盖的古原)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水分蒸发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③实现自流引水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从百泉河向张店规划的四条引水渠中最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不考虑天气与植被遮挡等因素,能同时看到李庄、牛家村和张店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新疆某地,L湖原为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湖泊沿岸四周有芦苇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河圆圈内等高线画法正确的是

芦苇分布面积较小的是湖泊的

A.东岸和南岸 B.南岸和西岸
C.西岸和北岸 D.北岸和东岸

与L湖由淡转咸无关的是

A.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大量引甲河水灌溉
C.乙河流域植被破坏 D.甲河流域过度开垦

下图为台湾某地区的等高线图,较粗的线条为河流或引水渠。引水渠通常沿着等高线修筑,该地区已经修建了一定规模的引水渠,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位于台湾的

A.西部平原 B.中部丘陵
C.东部山地 D.东部沿海

图中a、b两地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A.59米 B.69米
C.79米 D.89米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不可能发育有溪流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读甲、乙两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

A.位于乙图的西南方向 B.森林覆盖率大于乙图
C.灌溉农业比乙图发达 D.光热资源比乙图丰富

仅考虑自然因素,鄂毕河与尼罗河相同的特征有

A.冬半年出现凌汛现象 B.河流的含沙量比较大
C.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D.河流的通航里程较长

乙图中的四条粗线段,比例尺最大的是

A.线段① B.线段②
C.线段③ D.线段④

图为北京某网友自驾游线路图及沿途所拍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此次自驾游途经

A.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常绿硬叶林带
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太行山 D.黄土高原、渭河平原、宁夏平原

照片中景观

A.甲——具有可创造性的特点 B.乙——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C.丙——属于冰川侵蚀地貌 D.丁——需选择适当观赏时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