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发生后,蔬菜、大米、禽蛋和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运到灾区。上述食品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营养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部分救灾人员感到呼吸困难,因为玉树地区海拔高,空气中的O2 ________________。
A、不能供给呼吸 B、体积分数偏小 C、比低海拔地区稀薄
(3)在救灾过程中,某些设备需要使用锂电池。锂电池中总的化学反应可表示成Li+MnO2=LiMnO2,其中反应前后Li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0→+1,则M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4→_____。
(4)确保饮用水安全是灾后重建的头等大事,静置、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判断净化后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进行检验。
(5)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_性。
请用所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食用前可用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以防止结石病的发生。
(2)“釜底抽薪”涉及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3)有铁,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请用二种不同的方法制取铜,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用化学方程式):,。
(4)在检查胃部疾病之前,医生常让病人饮用一种含有硫酸钡的白色牛奶状液体,形象的称作“钡餐”,“钡餐”中的主要物质是硫酸钡,而不能用碳酸钡,其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
(5)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也很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条即可)。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气体是;(2)溶洞中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
(3)农业上可用于消毒杀菌的碱;(4)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5)可用于除去衣服上油污的有机物是。
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若A中盛有石灰石,关闭K,从分液漏斗放入稀盐酸,B、C均无明显现象,B中盛有的溶液是。打开K,观察到
C中试纸由紫色变为红色,变红的原因是。
(2)打开K,将长颈漏斗中的浓氨水放入A中,C中观察到的紫色
石蕊变为蓝色,该实验的目的是。
(3)若A中盛有氧化钙,打开K,从分液漏斗放入浓氨水。与实验(2)相比现象的不同是。由此 得出的结论是。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氧气可以用法。
(3)C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应采取的措施是。
铁是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铁制品,主要利用其导热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铲子 B.铁锅 C.电炉丝
(2)工业上以赤铁矿(主要含氧化铁)为原料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粉是双吸剂的有效成分,原因是。实际生产中用到的双吸剂除铁粉外,一般还含有NaCl和木炭粉。检验用过一段时间的双吸剂是否失效的方法是。
(5)已知“Fe”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FeSO4·7H2O常用作花肥。为保护环境,回收金属资源。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流程(略去部分产物),对用过一段时间的双吸剂进行回收。(说明:含“Fe3+”的盐溶液能与铁反应转化为“Fe2+”。如 Fe + 2FeCl3 ="===" 3FeCl2,。)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流程中,共发生个不同的化学反应。
②A-I九中物质中,含铁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