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有误食亚硝酸钠(NaNO2)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化学式 |
酸碱性 |
热稳定性 |
与稀盐酸的 反应现象 |
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 |
氯化钠 |
中性 |
受热不分解 |
无明显变化 |
生成白色沉淀 |
亚硝酸钠 |
弱碱性 |
320℃以上会分解 放出刺激性气体 |
放出红棕色气体 |
无明显变化 |
如要检验食盐样品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食盐样品溶液的酸碱性
B.取少量食盐样品加热到320℃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C.取少量食盐样品,向其中加入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
D.取少量食盐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
⑤
资料:A的溶解度 |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能与无色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蓝色的金属是
A.铝 | B.铁 | C.铜 | D.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