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期,判断
的依据是该细胞由_______________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纺锤体,而且
________________排列在赤道板上。
(2)图1细胞有染色体___________条, 1 和 2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 1 和 2所携带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图2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该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每个细胞中,
有染色体___________条;有 DNA 分子___________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个图像,分析回答:

(1)该细胞的名称是,细胞中含有个核DNA分子。
(2)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产生的一个子细胞基因型为AB,则同时产生的另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3)若图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则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4)在方框内绘出该细胞下一时期的图像。

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代表相关结构, a~e代表相关物质,①~③代表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绿色植物吸收与释放CO2速率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1)乙代表的结构是,物质a代表的是。若光照强度突然下降,短时间内物质b的变化是(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2)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写出①~③所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
(3)在正常光照、温度为5oC时,图2中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吸收CO2的速率为,此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e的来源有
(4)若每天进行12小时光照,温度均保持在15oC的条件下,图2中植物能否正常生活?,原因是

图1、图2是两种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若图1表示蓝藻细胞,与图2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图1和图2都有的细胞器是(填名称)。
(2)编号为①的结构,图1、图2中均有,是细胞的界膜,其基本骨架为;两种细胞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

(3)图2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合成RNA的细胞结构有(填编号),能产生三磷酸腺苷的细胞结构有(填编号)。
(4)若图2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细胞器是(填编号);若图2是小鼠的胰岛B细胞,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填编号)。

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常选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若选用50%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再浸泡在清水中,往往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原因是细胞;若改为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
(2)洋葱根尖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理想材料。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目过少,从取材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若视野中细胞重叠,从解离时间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在物质鉴定实验中,甘蔗含糖量高且颜色接近无色,但并不适宜做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原因是;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酒精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原因是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其它操作均规范,若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原因是

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质不断发生转化,使香蕉逐渐变甜。为了验证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贮藏物质的转化情况,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一)实验原理: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会产生,它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导致果肉细胞内的,从而使香蕉逐渐变甜。
(二)材料与用具:成熟到第2天的香蕉果肉、成熟到第4天的香蕉果肉、碘—碘化钾溶液、本尼迪特试剂、蒸馏水、试管、滴管、玻璃缸、酒精灯、量筒、天平等
(三)实验思路:
①制备提取液:取成熟到第2天和第4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两种提取液;
②实验分组并编号:

③实验观察:将以上各组试管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它们的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完成上面实验原理和步骤②中的填空;
(2)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注:实验结果中记录变化后的颜色以及颜色的深浅,用“+”表示呈浅色,“++”表示呈深色,“-”表示无颜色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