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 B.离子半径:C2->D->B+>A2+ |
C.原子序数:d>c>b>a |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 |
PO2、KMnO4、Cl2、FeCl3、CuCl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Cu+2Fe3+═Cu2++2Fe2+ |
B.10Cl-+2MnO4-+16H+═2Mn2++5Cl2↑+8H2O |
C.2Fe2++Cl2═2Fe3++2Cl- |
D.5Pb2++2MnO4-+2H2O═5PbO2+2Mn2++4H+ |
科学家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l13、Al14互为同位素 |
B.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
C.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的性质相似 |
D.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
某溶液中含有HCO3-、CO32-、SO32-、Na+、NO3-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A.NO3- | B.CO32-、NO3- | C.SO32-、NO3- | D.CO32-、NO3-、Na+ |
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SO42- |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向NaBr、NaI、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后,将溶液蒸于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的组成可能是
A.NaCl | B.NaCl、NaHCO3 |
C.NaCl、I2 | D.NaCl、NaI、Na2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