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 B.△H1<△H2<△H3 |
| C.△H1>△H2=△H3 | D.△H1=△H2<△H3 |
【改编】下图是一套实验制取气体的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 A.制取NO气体 | B.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
| C.制取氯气 | D.制取氨气 |
某实验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下了如下6条记录,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④⑤⑥ | D.②③④ |
已知AgCl、AgBr的溶解度分别为1.5×10-4g、8.4×10-6 g(20℃)。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硝酸银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 A.只有AgBr沉淀生成 | 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 |
| C.AgCl沉淀少于AgBr沉淀 | D.AgCl沉淀多于AgBr沉淀 |
短周期元素X、Y、Z,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 < Y < X |
| B.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Z > Y |
| C.原子半径:Z < Y < X |
| D.元素非金属性:Z> Y > X |
【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可以表示粒子的数目 |
| B.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
| 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只与焓变和熵变有关 |
| D.在0.1mol·L-1的氨水中,c(NH3)+c(NH4+)+c(NH3·H2O)=0.1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