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著作或报刊,在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总结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启导当时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并对日本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是
A. | 《海国图志》 | B. | 《新青年》 |
C. | 《民报》 | D. | 严复译述的《天演沦》 |
美俄关系陷入“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谷之际,布什邀普京到其海边祖屋举行了一场非正式的“家庭式峰会”,以图软化俄罗斯的反导立场,并缓解两国的紧张关系。但是,这被媒体戏称为“龙虾峰会”的元首会晤,谈笑风生之下仍然暗藏较量。这一事实说明俄美两国()
A.再次陷入“冷战”之中 |
B.相互竞争,互相制约 |
C.美国霸权,俄国顺从 |
D.美俄分享世界霸权 |
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实行私有化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
B.苏联的解体 |
C.赫鲁晓夫与他的秘密报告 |
D.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 |
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A.时装 | B.欧共体 | C.欧元 | D.欧盟宪法 |
下列对下图《被隔开的东西柏林》反映的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直接产物 |
B.根源是两种社会制度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
C.美苏“冷战”造成恶果 |
D.反映了二战后德国的分裂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在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的同时,也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会,其含义是()
A.达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认识 |
B.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世界 |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形成了新的机制 |
D.更加注意运用科技成果,促进生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