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两表是一组生物体含水量和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表1 各生物体的含水量
生物 |
水母 |
鱼类 |
蛙 |
哺乳 动物 |
藻类 |
高等 植物 |
含水量 (%) |
97 |
80~85 |
78 |
65 |
90 |
60~80 |
表2 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组织器官 |
牙齿 |
骨骼 |
骨骼肌 |
心脏 |
脑 |
含水量(%) |
10 |
22 |
76 |
79 |
84 |
①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②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③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
④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_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O2释放。此实验证明
A.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
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 |
C.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
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
如图表示玉米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I、Ⅲ |
B.阶段I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
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
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
C.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l所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l中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 |
B.图3表示在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速率的变化 |
C.图2表示在5-35℃条件下该植物光饱和点的变化 |
D.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与15℃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相同 |
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
B.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
C.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
D.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