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杰弗逊在美国《独立宣言》中的思想主张是:人人在政治上都是平等的。政府只能从民众中获取其合法的权力;政府存在的唯一理由是确保每个人享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把杰弗逊的思想精辟地概括为:政府应该是民有、民治、民享的。美国先驱者的这一思想和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三权分立制,经历了二百余年的历史考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谈谈美国三权分立的核心内容。
应该如何正确评价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成功飞上太空,正常入轨,9月27日,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为庆祝神七的成功。某校高三(1)班学生组织了“太空漫步、神七壮举”的主题班会活动,现在请你一起参加。
班长首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神七”发射的视频。以下是视频反映的主要内容:
“神七”升空,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中国的航天产业每年平均投入上百亿元,可以产生5至6倍的辐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看完视频以后同学们围绕“神七“成功发射,展开了辩论,一方提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只要依靠自己,不断地否定已有的认识,就能促进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1)你是另一方辩手,请你运用哲学知识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
同学们通过这个主题班会在一次认识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时代,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班主任的提议下,同学们决定在全校发起一个倡议:“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从我做起。”
(2)在倡议中要阐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提供理论支持。
(3)该班学生决定在全校宣传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可以选择哪些宣传形式?
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再到当前为应对金融风险,防止经济衰退而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政策的调整都传递出中央稳定经济、保持增长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合理性。
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果断实行全面改革方面,邓小平同志说过三句振聋发聩的话。一句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另一句是:“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还有一句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请结合运用“矛盾的观点”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中的有关知识,联系材料分析说明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问题讨论: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同时,一场因“国际旅游岛”概念而催生的投资浪潮正使海南房地产急剧升温,海口、三亚等一线城市房价“一天一变”,个别楼盘甚至封盘停售静待涨价……某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请你身临其境参与探究:
(1)你认为该如何规范市场秩序?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道理,加以分析说明。
我来参与:有同学在网上搜索发现,2010年1月12日,海南省省委书记卫留成在省委五届六次全会上要求:“在发展苗头不对的时候,市县政府有责任对当地开发商进行训诫谈话,甚至可以采取经济上、行政上的措施来进行调控”。
(2)市县政府为什么有责任对房地产市场加以调控?请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放眼未来:同学们在探究中进一步认识到,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我为海岛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策”主题征文活动。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3)请你为海南岛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阐述其辩证法依据。
材料一:2010年2月21日,苹果核心供应商苏州联建科技因违规生产导致员工中毒事件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后,引发人们对企业用工环境的再次关注。
材料二: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带来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事实,已逐步为人类所认识。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这个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被看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我国也将碳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有哪些?
(2)材料二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