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C.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
D.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
A种植物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是()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B.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Rr
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D.六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①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之一,即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②格里菲思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R型菌落→R型菌落+S型菌落。从变异的角度分析,①②变异的来源分别为 ()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 | B.①基因重组,②染色体变异 |
C.①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 | D.①基因重组,②基因重组 |
能稳定遗传的绿皮(G)、小籽(e)西瓜品种甲与白皮(g)大籽(E)西瓜品种乙的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基因型为GGgEee的个体,其表现型为()
A.绿皮大籽 | B.绿皮无籽 | C.白皮大籽 | D.绿皮小籽 |
注射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的有效途径,在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这一免疫过程中,疫苗的本质是抗原 |
B.抗体由效应B细胞形成,效应B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直接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 |
C.与抗体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
D.患者在清除体内的结核杆菌时,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作用 |
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投入使用前,以未感染H5N1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为实验动物进行了实验,过程和结果见下图:
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可能是体内缺乏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
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可能是体内缺乏控制形成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 |
C.甲组小鸡存活是注射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
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