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氨基酸 |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
将番茄和马铃薯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此过程不涉及
A.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B.灭活病毒诱导融合 |
C.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 D.染色体数目变异 |
科研人员研究了甘氨酸对癌细胞代谢和分裂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培养方式及检测结果 细胞类型 |
在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甘氨酸的含量 |
从含有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转移到不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的分裂速度 |
慢速分裂的癌细胞 |
增加 |
不变 |
快速分裂的癌细胞 |
减少 |
减缓 |
A.甘氨酸进出两种癌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慢速分裂的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不需要甘氨酸
C.缺乏甘氨酸可延长快速分裂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D.癌细胞的细胞膜与正常细胞相比粘连蛋白减少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
骡子是马(2n=64)和驴(2n=62)交配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骡子通常不育。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骡子体细胞中染色体不能正常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
B.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
C.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有部分染色体丢失 |
D.骡子原始生殖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但无同源染色体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单位:mg/h)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小时,温度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小时,温度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10℃时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