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标签的样品,它们是清水、5%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蛋白酶溶液。某同学用三氯乙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和碘液鉴别样品,实验方法和现象见下表。据此判断样品甲、乙、丙、丁依次是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四种样品各取1 mL,分别滴加碘液3~4滴后观察
不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四种样品各取1mL,分别滴加三氯乙酸3~4滴后观察
浑浊
无变化
浑浊
无变化
再取丙、丁样品各l mL混合,37℃保温10 min,加碘液3~4滴后观察
 
不变蓝

A.清水、淀粉、蛋白酶、淀粉酶     
B.淀粉酶、清水、蛋白酶、淀粉
C.淀粉酶、蛋白酶、清水、淀粉    
D.蛋白酶、清水、淀粉酶、淀粉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的是

A.突触间神经信号的传递
B.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分重吸收
C.水稻选择吸收Si而较少吸收Ca
D.异种花粉传播到雌蕊上无法萌发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0~40年比20~30年期间强
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D.该生态系统在40~60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60~80年期间要多

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较少
B.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某种单子叶植物的农作物和某种双子叶植物的杂草对2,4D的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如果以2,4D作为农作物的除草剂,施用浓度最好为a
B.图中显示不同植物对2,4D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
C.当2,4D浓度从a→c变化时,对双子叶植物有抑制作用
D.当2,4D浓度为b时,对双子叶植物有抑制作用,但对单子叶植物有促进作用

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C.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D.丁可以形成两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