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
|||
水 |
1.0×103 |
冰 |
0.9×103 |
水银 |
13.6×103 |
干松木 |
0.4×103 |
酒精 |
0.8×103 |
铜 |
8.9×103 |
煤油 |
0.8×103 |
铝 |
2.7×103 |
A.能装500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500g酒精
B.能装500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500g水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利用密度一定可以鉴别物质
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A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观察仪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
B.实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B端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
C.实验时,应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
D.如果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小 |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
C.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4倍 |
D.质量相等时,甲物质的体积小于乙物质的体积 |
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
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
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
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 |
如图,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