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小阳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测得的一些常见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值,以及小阳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用电器
U(V)
I(A)
U/I(
UI(W)
电熨斗 “200V 1.5kW”
210
6.8
30.9
1428
白炽灯 “220V 100W”
210
0.44
477.27
92.40
电烙铁 “220V 40W”
210
0.18
1166.67
37.80

   (1)电阻最大的用电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电功率最大的用电器是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功率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1)小明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甲所示,则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②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25g;③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g。
(2)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g,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3) 用该实验方案得到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__________。
(4) 若要减小由于实验方案不合理而带来的误差,(1)中实验顺序应该调整为_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小红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2)小红同学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是( )
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3 D.实验2和实验3

实验
序号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υ
实虚
大小
正倒
1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f<υ<2f
2
f<u<2f
实像
缩小
正立
υ>2f
3
u<f
虚像
放大
倒立
f>υ>2f

(3)在实验中,若用一张不透明的纸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也只剩下一半 B.仍能成像,只是变暗一些
C.不可能成像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
(4)如图所示,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________,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
(1)仅从有利于实验的角度出发,该实验需要的环境亮度是________(填“亮”或“暗”) 一些为好。
(2)将E蜡烛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需要做若干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后几次实验必须改变的量是____________。
(4)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的“物”是__________。(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不含烛焰的E蜡烛
B.E蜡烛的烛焰
C.E蜡烛和烛焰的整体
D.未点燃的F蜡烛

某同学利用如图11甲器材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

(1)图11乙的a、b两图中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_________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只钢尺竖直插入水中,钢尺水下部分看起来比水上部分宽。如图10(甲)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俯视图10(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为圆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