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的大小 |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①、③、④、⑤、⑥组成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
B.③、⑤等使得细胞内可同时进行不同化学反应 |
C.③与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的形成有关 |
D.⑤与④有直接联系,与③有间接联系 |
对生命的维持和延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新陈代谢和生殖 | B.生殖和遗传性 |
C.应激性和发育 | D.生长和发育 |
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出细胞质中的某种细胞结构,分析发现含五种碱基,组成如下表。则下列反应不属于该种细胞结构完成的特征性生化反应是 ()
碱基 |
A |
T |
C |
G |
U |
总量 |
43 |
35 |
30 |
42 |
15 |
A.24[H]+ 6O212H2O+能量
B.
C.脱氧核苷酸DNA
D.6CO2+12H2O→C6H12O6+6H2O+6O2
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
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效果不同 |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D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E~I时期细胞中的两倍 |
B.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 |
C.E、M时期,由于DNA分子的解旋,染色体逐渐恢复为染色质 |
D.在G和I时期,细胞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