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材料一: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改革开放宣称为一次“新的伟大革命”。
材料二: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材料四:中央电视台2008年12月8日新闻联播“经典中国·辉煌30年”专题,以《引侨资入乡带侨乡发展》为题报道汕头改革开放30年来“因侨而兴”的历程。全文如下:30年前,汕头的经济支柱仅靠四家传统企业,如今,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就有120多家。改革开放30年,“侨乡”汕头成为了侨资在国内最重要的聚集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材料一中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在什么时候?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
3.请说一说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在汕头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如何继续发挥本身优势和借鉴他人经验?
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得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3)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在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如果我们想推荐感动中国历史(近代)人物,请你为你确定的人物写一段贴切的推荐理由。
请你观察下图中的人物,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是谁吗?(依次写出姓名)
(2)他们各自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二: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误国殃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2)材料一中法、英、俄“心胆寒”“势萧然”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材料原文回答)
(3)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指哪些国家(指出2个即可)?它们何时开始侵略中国?
(4)材料二反映了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5)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观察下面四幅图片:
请回答:
(1)他们代表当时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哪一个政治派别?他们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
(2)在这一派别的组织下,他们掀起了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场自救运动的名称是?他们实施这场自救运动的目的是?
(3)这场自救运动随着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国战败而宣告破产,请问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你如何评价这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 皮洛夫
(1)材料一中所说“战前”指的是什么战争前?你知道引爆欧洲“火药桶”的“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吗?这一事件和这场战争之间是什么关系?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加入了哪一方作战?
(2)你知道材料二所说的“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它为什么能分割到最多的大陆和海洋?
(3)材料二表明德国和“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怎样?以它们为首形成的两大敌对侵略集团是什么?此后两大侵略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