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雨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
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两端开口、长约1m、粗细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粗细适宜的圆柱形泡沫塑料块置于玻璃管内O点处(塑料块与玻璃管内壁有适量的摩擦);其他器材还有:刻度尺、一组系有细线的质量不等的钩码、用于调整泡沫塑料块回到O点位置的木棒(如图乙所示)
请你帮助小雨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猜想一”时,应使用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钩码从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玻璃管内由静止下落,去冲击O点的泡沫塑料块,然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从而比较出重力势能的大小。
(2)设计探究“猜想二”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
(3)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4)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是__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
|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
| 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
| 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数据记录如下表: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温度/℃ |
90 |
92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①第2min温度计示数如上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_℃;
②上面右图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4)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某同学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_(填“高”或“低”)。
小明同学做了“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
(1)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表格如下:
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水沸腾过程中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如上图是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
(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加热的时间长?答:_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请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1、2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②比较1、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以上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比较2、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液体名称 |
实验次数 |
液体质量 m/g |
液体初温 t1/℃ |
液体末温 t2/℃ |
升高的温度 t2-t1/℃ |
通电时间 t/min |
| 水 |
1 |
100 |
20 |
38 |
18 |
4 |
| 2 |
100 |
20 |
56 |
36 |
8 |
|
| 煤油 |
3 |
100 |
20 |
29 |
9 |
1 |
| 4 |
100 |
20 |
56 |
36 |
4 |
某次做实验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示数如下图所示,则电流是_____,电压是____。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先后接在电路中的a、b、c处时,得到如下所示的记录表格:
| 测量处 |
a |
b |
c |
| 电流(A) |
0.4 |
0.4 |
0.4 |

比较测得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时,若先在图乙中的A处测电路中的电流是0.9A,然后在B 处测得的电流是0.6A,则在C处测得的电流应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