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

A.F1 B.F2
C.F3 D.F4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MN表示A、B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下图表示射向分界面的一束光线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光路图。则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A. 两介质相比,A是光疏介质,B是光密介质
B. 光由B进入A时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C. 光由A进入B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D. 光在介质B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介质A中的传播速度

关于光的全反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密介质的密度大,光疏介质的密度小
B.光由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C.光由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一定要发生全反射现象
D.光由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在物理学史上,首先提出光的电磁说的物理学家是

A.麦克斯韦 B.奥斯特 C.惠更斯 D.托马斯·杨

关于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平衡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
B.一对平衡力中,其中一个力做正功,另一个力一定做负功
C.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最早是由汤姆孙提出的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的“枣糕模型”结构,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我国大亚湾核电站就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D.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会辐射出光子

E.紫外线照射到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增大该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