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竖直砖墙前让一个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轨迹距离砖墙很近.现用照相机对下落的石子进行拍摄.某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AB为小石子在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迹.已知每层砖(包括砖缝)的平均厚度约为6.0 cm,A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约1.8 m.估算照相机这次拍摄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2.0×10-1 s | B.2.0×10-2 s |
C.2.0×10-3 s | D.2.0×10-4 s |
电阻R1、R2与交流电源按照图甲所示方式连接,R1=10 Ω,R2=20 Ω.合上开关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
A.通过R1的电流有效值是![]() |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 V |
C.通过R2的电流最大值是![]() |
D.R2两端的电压最大值是![]() |
如图所示为交变电流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
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
A.5![]() |
B.5 A | C.![]() |
D.3.5 A |
如图所示,M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接线柱a、b接在电压“u=311sin314t(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其中R2是用半导体热敏材料(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A2是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3是一定值电阻.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增大 |
B.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增大 |
C.V1的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 |
D.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减小 |
如下图所示,向左匀速运动的小车发出频率为f的声波,车左侧A处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1,车右侧B处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2,则()
A.f1<f , f2<f | B.f1<f , f2>f |
C.f1> f, f2>f | D.f1>f , f2<f |
如右图所示,甲、乙两平面波是振幅相同的相干波.甲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乙波沿y轴正方向传播,图中实线表示某一时刻的波峰位置,虚线表示波谷位置,以图中正方形中央的a、b、c、d四点的振动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A.a、b点振动加强,c、d点振动减弱 |
B.a、c点振动加强,b、d点振动减弱 |
C.a、d点振动加强,b、c点振动减弱 |
D.a、b、c、d点的振动都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