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西气东输”中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与b之间的溶液中只存在:c(CH3COO)>c(Na)>c(H)>c(OH
B.b与c之间的溶液中不存在:c(CH3COO)>c(H)>c(Na)>c(OH
C.b点时,V(NaOH溶液)=20 mL,且c(CH3COO)=c(Na
D.a、b、c点表示的溶液中均相等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
说明该钠盐是硫酸钠或硫酸氢钠
B
向混有乙酸和乙醇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分液
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C
向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说明汽油中含有甲苯等苯的同系物
D
向含有少量的FeBr2的F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分液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Br2

有机物X和Y可作为“分子伞”给药物载体的伞面和中心支撑架(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 mol X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3 mol H2O
B.1 mol Y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2 mol X
C.X与足量HBr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
D.Y和癸烷的分子链均呈锯齿形,但Y的极性较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A(g) 2B(g) Δ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 kJ·mol-1,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b kJ·mol-1,则ΔH=(Ea-Eb) kJ·mol-1
B.标准状况下,向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晶体,若混合溶液pH=7,则c(NH4+)=c(Cl
C.足量的锌铜合金与100 mL pH=1稀硫酸反应,反应3 s时测得pH=2,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3 s内产生氢气的平均速率是33.6 mL·s-1
D.将浓度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常数Ka(HF)保持不变,始终保持增大

V、W、X、Y均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表所示:


Y
V


X



W


Z为第四周期常见元素,该元素是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最重要的组成金属元素。V的最简单氢化物为甲,W的最简单氢化物为乙,甲、乙混合时有白烟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V>W
B.X、W的质子数之和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比值为2∶1
C.甲、乙混合时所生成的白烟为离子化合物,但其中含有共价键
D.少量Z的单质与过量W的单质可化合生成ZW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