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西气东输”中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
|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
|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
|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
下列所述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①做完银镜反应后,试管上的附着物可用浓氨水洗涤②为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③在容量瓶内将苛性钠溶解,以配制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④为检验集气瓶中氯气是否已充满,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瓶口⑤为了加快过滤的速率,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⑥中和滴定前,将滴定管用将要装入的液体润洗,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
| A.②⑤ | B.④⑥ | C.①③ | D.①④ |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KMnO4溶液反应,又能与溴水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①苯②苯酚③甲苯④乙醇⑤乙烯⑥乙烷⑦亚硫酸
| A.②③⑤⑥ | B.②④⑥⑦ | C.②⑤⑦ | D.全部 |
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试液) |
| 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 |
| 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 |
| 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 |
把淀粉和NaBr溶液装入半透膜袋,浸入蒸馏水中进行渗析。试回答:
(1)证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而Br-已透过半透膜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淀粉与NaBr已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托盘天平两盘内分别放入一个质量相同的烧杯,烧杯里有100 mL 1 mol·L-1H2SO4,天平平衡。向烧杯中加入下列哪些物质经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A.各10 g的Mg和Zn |
| B.各1 g的Mg和Zn |
| C.各0.1 mol的Mg和Zn |
| D.6.5 g的Mg,0.1 mol Z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