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不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用玻璃棒轻轻摩擦器壁。 |
促使晶体析出 |
B |
将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在浓硝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再放入一定浓度的![]() |
验证![]() |
C |
在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用![]() ![]() ![]() |
主要是防止食醋的挥发而导致实验误差。 |
D |
把两根碳棒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2~3分钟后,立即投入到冷水中,反复操作3~5次。 |
可以使碳棒表面变得粗糙多孔,便于吸收更多的气体 |
0.5 L 1 mol/L FeCl3溶液与3 L 0.5 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A.1:6 | B.1:1 | C.2:1 | D.3:1 |
从1 L 1 mol/L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下列关于这100 ml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含NaOH 0.1 mol | B.浓度为 1 mol/L |
C.含NaOH 4g | D.浓度为0.1 mol/L |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2 | B.CH4 | C.CO2 | D.SO2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
B.标准状况下,22.4LCH4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5NA |
C.常温常压下,14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
D.标准状况下,铝跟盐酸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硝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B.根据元素种类的多少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C.通常情况下,若发生反应A2 + 2B-= 2A-+ B2, 则氧化剂是A2 |
D.碳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NaHCO3=Na++H++C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