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A.机械化水平高 |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C.种植水稻历史悠久 | D.科技水平高 |
图2四处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图回答1-3题。
甲—成都都江堰乙—苏州园林丙—拉萨布达拉宫丁—长城
图2
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
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A. 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
6.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
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期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后回答1—3题。
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B.50<T<150 C.150<T<200D.50<T<100
3.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
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四地民居特点与其所在地区环境
及人类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A.①---温差大,冬季酷寒---冰雪穴居,抗风御寒 |
B.②---终年干旱少雨---半穴居,防热、防寒、防风沙 |
C.③---终年湿热---傍水而居,交通便利 |
D.④---夏季炎热潮湿---圆形石屋,防暑防潮 |
近年来,巴西农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家禽、大豆、糖、咖啡和橙汁出口国。读巴西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A.a商品谷物农业、b种植园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原始迁移农业
B.a种植园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C.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原始迁移农业、d种植园农业
D.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种植园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2.巴西农业迅速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热带雨林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
C.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D.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正式开通。武广高铁全线共设15个车站,途经11个地级市,将广州到武汉的铁路运输时间从过去的10小时缩短至3小时。回答1-2题。
1.武广高铁桥梁和隧道占线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主要原因不包括
A.沿线多山地丘陵、河流和交通线
B.高速铁路要求线路较平直
C.少占用耕地 D.经过山区的主要旅游景点
2.武广高铁对沿线地区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沿线地区大中小城市之间地租差异进一步扩大
B.大城市高速铁路的站点附近将形成卫星城市
C.在城际轨道的沿途站点则将形成城市副中心
D.加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