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驴友小江喜欢旅游、拍照、写游记,请根据他的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小江在黄山拍摄的日出景观图片,图片拍摄时间最有可能是()

A.五一假期 B.元旦假期
C.重阳节 D.十一假期

小丁在一篇游记中写到:“我登上索科特拉岛,发现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这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 B.高温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干燥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1月或2月
B.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

M、N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期分别是()

A.冰雪融水 冬季 B.大气降水 1、2月
C.地下水春季 D.大气降水 7、8月

据图中信息推测M河流域此时()

A.此时该流域处于夏季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盛行西北风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
B.①②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
C.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
D.⑤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A.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 B.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C.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 D.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

下图甲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
B.地势北高南低
C.④处河岸比②③两处侵蚀更严重
D.①处比②④处建港条件优越

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 B.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C.全年流量变化小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读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图中线路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类型 B.地形
C.城市布局 D.河流

与图中甲经济区相比,乙经济区的特点是()

A.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B.农业生产发达,粮食商品类高
C.人口密度小,迁入人口多 D.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