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
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
A.斜槽末端的切线要水平,使两球发生对心碰撞 |
B.同一实验,在重复操作寻找落点时,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
C.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时间,也不需要测量桌面的高度 |
D.实验中需要测量桌面的高度H |
E、入射小球m1的质量需要大于被碰小球m2的质量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用刻度尺测量出平抛射程OM、ON,用天平测量出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______cm。
(3)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1kg,金属板B的质量mB=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μ=,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m/s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沙子.沙桶的总质量(包括桶以及桶内沙子质量)记为m,小车的总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沙子质量)记为M.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从盒子中取出一些沙子,装入沙桶中,称量并记录沙桶的总重力mg,将该力视为合外力F,对应的加速度a则从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外力F的大小,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本次实验中,桶内的沙子取自小车中,故系统的总质量不变.以合外力F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画出a-F图象,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①a-F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②本次实验中,是否应该满足M>>m这样的条件?答:(填“是”或“否”).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研究这一问题,实验室备有的器材是:电压表、电流表、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小灯泡、导线若干。实验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以上。
(1)他们应选用甲图中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2)如乙图所示实物电路部分导线已画出,试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3)开关闭合之前,乙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端(选填“A”、“B”或“AB中间”);
(4)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在以下坐标中描出这个小灯泡的I-U图线;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U(V) |
0.20 |
0.60 |
1.00 |
1.40 |
1.80 |
2.20 |
2.60 |
3.00 |
I(A) |
0.020 |
0.060 |
0.100 |
0.140 |
0.170 |
0.190 |
0.200 |
0.205 |
灯泡发光情况 |
不亮微亮逐渐变亮正常发光 |
(5)根据I-U图线分析可以看出,当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
在做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时,备有下列器材选用:
A.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为 1.5V)
B.直流电流表(量程0~0.6~3A,0.6A挡内阻0.10Ω,3A挡内阻0.025Ω)
C.直流电压表(量程0~3~15V,3V挡内阻5KΩ,15V挡内阻25KΩ)
D.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lA)
E.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0~1000Ω,允许最大电流 0.5A)
F.电键
G.导线若干根
H.电池夹
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U-I图象如下图所示,可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电阻r为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