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
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
C.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
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 |
C.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 |
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 |
下列各项中,一般不影响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的分离度的是( )
A.层析柱高 | B.层析柱的直径 |
C.缓冲溶液 | D.样品的分布 |
将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四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 )
A.血红蛋白、甲苯层、脂质物质层、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
B.甲苯层、细胞破碎物沉淀层、血红蛋白、脂质物质层 |
C.脂质物质层、血红蛋白、甲苯层、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
D.甲苯层、脂质物质层、血红蛋白、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
下列关于电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
B.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
C.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 |
D.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