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
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 B.1990~2000年之间 |
C.2000~2004年之间 | D.2004年以后 |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6~7题。若图中闭合等值线的值为20℃时,P处叙述不正确为:
A.地形为山地 | B.地形为洼地 |
C.温度大于20℃ | D.温度小于24 ℃ |
该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A.N地吹西南风 | B.M地吹东北风 |
C.N地森林火险等级高 | D.M地炎热干燥 |
读下图,M、N两点处于同一纬线上,O点为北极点,M点所处经度为90°W,MP为晨昏线,Q点为晨昏线上的一点,此时的地方时为14:00,据此回答3-5题此时北京时间为:
A.0:00 | B.2:00 |
C.18:00 | D.6:00 |
N点的日落时刻为:
A.0:00 | B.12:00 |
C.18:00 | D.22:00 |
若M点的纬度为70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20°N | B.孟买此时昼长夜短 |
C.是南极的科考季节 | D.此时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运动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一1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
材料二:丹麦位置示意图(图左)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右)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 |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
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 |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
对照右图,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 | B.②减弱 | C.③减弱 | D.④增强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完成24—25题。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丁丙甲 | C.乙丙丁甲 | D.丙丁甲乙 |
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当日18时 | B.次日18时 | C.当日6时 | D.昨日1.8时 |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21—22题。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港年平均气温低于丙港 |
B.该地阴影区主要以森林为主 |
C.该区25°—30°附近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最广 |
若全球昼长分布如下图所示,则该日()
A.北京日出东南方 |
B.乙地比甲地日出时刻早 |
C.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 |
D.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