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吸热 |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吸热 |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放热 |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放热 |
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实像 |
B.使用投影仪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物体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
C.放电影时,屏幕上所成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
D.照相时,底片上成的是物体的正立、缩小的实像 |
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
A.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 B.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
C.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m | D.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
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湖北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发声的响度与编钟的大小有关 |
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 |
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
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 |
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在河岸边,看到河水“变浅”了 | B.阳光下,树在地面上会形成“影子” |
C.雨过天晴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 D.人站在湖边,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