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
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
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会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A.液化现象 | B.凝华现象 | C.汽化现象 | D.升华现象 |
下列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下列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安培 | B.欧姆 | C.法拉第 | D.奥斯特 |
电梯为居民上下楼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设置了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梯厢底层装有压敏电阻R1, R2为保护电阻,K为动触点,A、B为静触点,当出现超载情况时,电铃将发出报警声,电梯停止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梯工作时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B.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C.电梯未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B接触
D.电梯超载时报警说明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