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2F2 + 2H2O =" 4HF" + O2 | B.Cl2 + H2O =" HCl" + HClO |
C.NaCl +AgNO3 =" AgCl↓+" NaNO3 | D.2FeCl3+Fe = 3FeCl2 |
已知X、Y是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形成化合物中,X显负价,Y显正价 |
B.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 |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强于Y |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nY小于HmX |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Y<Z<W<X |
B.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
C.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X>W>Z |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含有氢分子的个数为2NA |
B.24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
C.32g O2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2NA |
D.1L 1mol/L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不一定得到金属的单质 |
C.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
D.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可用于制取氨气 |
B.实验②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
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尾气中少量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
D.装置④可用于从酒精水溶液中制取无水乙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