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 mol/L,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 | B.0.15 | C.0.2 | D.0.25 |
向59.2 g Fe2O3和Fe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1.0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Fe(NO3)3。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的NaOH溶液2.8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85.6 g。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Fe2O3与F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 |
D.Fe2O3,Fe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 mol |
以下关于氟、氯、溴、碘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HF、HCl、HBr、HI稳定性逐渐减弱 |
B.单质F2、Cl2、Br2、I2中,与氢气化合最容易的是F2 |
C.HF、HCl、HBr、HI中酸性最强的是HF |
D.单质F2、Cl2、Br2、I2中,I2的沸点最高 |
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 六种微粒。其中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 B.消耗l mol还原剂,转移电子6 mol |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 D.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变大 |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溶液的变为蓝色 |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无法得到无水CuCl2固体 |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硝酸中浸泡,既除去铜绿,又不能损伤铜器 |
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可能是金属铜 | B.Y可能是氢气 |
C.Z可能是氯化铁 | D.Z不可能是三氧化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