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鱼虾放久了会产生不愉快的腥臭气味,应当用水冲洗,并在烹调时加人少量食醋 |
| B.“酸可除锈”“洗涤剂可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
| C.被蜂蚁蜇咬会感到疼痛难忍,这是蜂蚁咬人时将甲酸注人人体的缘故,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
| D.煤酚皂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均在于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凝固 |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
| B.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
| C.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 X |
| D.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C.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铝粉改成铝片 |
| B.铁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改用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 |
| 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适当提高溶液的温度 |
| D.钠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s 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 B.2s时的压强是起始时的1.1倍 |
| C.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 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
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用不同物质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mol·L-1·min-1 | B.vB=0.3mol·L-1·min- |
| C.vC=0.8mol·L-1·min-1 | D.vD=1mol·L-1·min-1 |